2018年5月22號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338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 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9.6%、34.3%、27.7%;全國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7.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8.3%。空氣和水質都有穩步改善,這些改善依賴于無數環保設備的安裝運行以及環保部門加強監察力度。接下來如何更有效的監督環保設備正常運行從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形成長效機制也是即將面對的問題。
01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2013年以來,中國霧霾天數創52年之最,PM2.5成為最熱門的環境名詞。大氣污染,固體垃圾排放和水污染已經讓我們的天空不再藍、空氣不再清新、河流不再清澈,過去唯“經濟發展”的管理習慣與環境保護意識的淡薄已經讓現在的我們嘗到了惡果,加強對于資源節約、廢物減排和治理污染技術的研發和執行已經迫在眉睫。
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意見確定了到2020年三大保衛戰具體指標:全國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5%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Ⅰ、Ⅱ類)比例達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減少15%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減少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02
工作思路及目標: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加強 VOCs 綜合治理,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長期治理和短期攻堅相銜接,深入實施《“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嚴格落實無組織排放控制等新標準要求,突出抓好企業排查整治和運行管理;堅持精準施策和科學管控相結合, 以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為重點領域, 以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和重點企業為重點管控對象,全面加強對光化學反應活性強的 VOCs 物質控制;堅持達標監管和幫扶指導相統一,加強技術服務和政策解讀,強化源頭、過程、末端全流程控制, 引導企業自覺守法、減污增效;堅持資源節約和風險防控相協同, 大力推動低(無)VOCs 原輔材料生產和替代,全面加強無組織排放管控,強化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綜合效益。通過采取綜合措施, 切實提升 VOCs 治理能力,實現 VOCs 排放量明顯下降,有效遏制夏季O3 污染。堅持幫扶執法結合,有效提高監管效能開展監測執法聯動,加強對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質量比對性檢查,對重點管控企業和采用簡易治理工藝的企業開展監督性抽測。提高執法裝備水平,配備便攜式大氣污染物快速檢測儀、VOCs 泄漏檢測儀、微風風速儀、油氣回收三項檢測儀、路檢執法監測設備等。大力推進智能監控和大數據監控,充分運用執法 APP、自動監控、衛星遙感、無人機、電力數據、VOCs 走航監測等高效監偵手段,提升執法能力和效率。運用已有的監測預警系統,動態監控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及重點管控企業 VOCs 排放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實施整改,切實降低園區及周邊 VOCs 濃度。完善監測監控體系,提高精準治理水平鼓勵各地按照《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附錄 A 要求,開展重點管控企業廠區內無組織排放監測,監控企業綜合控制效果。鼓勵各地對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企業安裝用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設施等。加快推進儲油庫、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自動監控裝置建設。03
環保工況用電解決方案:
ZC-I-1301(多回路)環保用電監測模塊(智慧用電探測器)集電流采樣計算、電壓 采樣計算、電量采集計算、正向有功與無功電能計算、有功電量與無功電量計算、各相及 總有功功率與無功功率計算、功率因數、電纜溫度采樣計算、漏電電流監測采樣計算、開 關量輸入、開關量輸出、聲光報警、聯網通信等功能于一體。可提供最大需量及其發生時 間、諧波總畸變率、總諧波電壓、總諧波電流、各相相位角大小等數據,本產品采用先進 的微電子處理技術,具有報警精度高、可靠性強(有效防止誤報、漏報)、小型化、多功 能、安裝便捷等特點。可通過無線通訊接入環保工況用電監管云平臺,實現集中的可視化 監控和管理。
——ZC-I-1301(多回路)環保用電監測模塊(智慧用電探測器)——
功能特點
實時監測3路電流、3路電壓及用電量、4路溫度、1路剩余電流;
電流、電壓、溫度、剩余電流的閾值均可根據需求自主設定;
可擴展多回路電流互感器配接;
無線傳輸穩定,網絡中斷恢復后可自動連接;
一路開關量輸入和一路開關量輸出功能,可對斷路器進行脫扣控制具備消防聯動功能;
具有監測電氣線路過壓、欠壓、缺相、錯相、過載、短路、斷路、過流、漏電、溫升異常;
具有正向有功、無功電能,各相及總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素,各相電流、電壓,總有功功率、總無功功率等故障監測功能;
最大需量及其發生時間:諧波總畸變率、總諧波電流(總表線路)、總諧波電壓(總表線路)、各相相位角功功率總無功功率;
中文LCD液晶屏幕顯示(低功耗、高亮度)支持遠程復位、自檢功能;
故障狀態智能識別,故障點準確定位。全智能化參數設定,簡捷方便;
支持APP端或WEB端遠程操作管理;
施工布線方便,面板安裝和標準導軌式兩種安裝方式可選;
報警方式:現場聲光報警及遠程APP、WEB報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如何在這關鍵時刻打贏這場戰爭,成為各地政府關注的重點,對重污染排污企業的監管成為打贏這場戰役的重要一環。上海莊誠憑借在電力行業數十年技術積累和豐富經驗,研發了環保用電監管平臺,依托物聯網技術、電力參數傳感技術等,針對企業內環保設施、設備運行狀況進行監測,提高監察效率,為環保部門能夠動態實時掌握排污治理執行情況和異常情況預警提供有力支持。
莊誠環保工況用電監管云平臺采用物聯網(2G/4G/NB-IOT/LORA等)、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通過在轄區內各排污單位的生產設施及 相應污染防治設施,安裝工況用電監測裝置,采集產污設施和治污設施工況用電數據信息,并將采集的數據通 過網絡實時上傳到系統后臺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根據城市環境污染情況、城市污染防治限停產計劃等,對采集的 工況用電數據進行處理,從而實現排污單位主要生產設施及相應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生產、限停生產、錯峰生產、 污染防治等運行狀態遠程集中實時預警監控和管理。通過對系統平臺的應用,能夠有效避免排污單位在污染物監管過程中違規生產、偷排減排漏排,全面推進城市環 境質量持續不斷改善。
應用場所
功能特點
全局掌控區域停限產及治污設施運行總體情況,確定監管重點。
精準識別可疑違規排污企業,進一步分析其存在的具體違規行為,提高監察效率。
依據監測分析結果,針對性進行精準現場核查。用數據與事實說話,加強監督排放行為。
治污聯動運行異常及故障告警,避免行政處罰的同時降低機器風險。排污分析,避免過度治理及能源浪費。
——莊誠環保工況用電監管云平臺結構圖——
平臺主要功能
1、企業基本信息管理
2、數據監測
對排污企業的地理位置信息、異常狀態信息、產污監測點數量、治污監測點數量、監測點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按行業、企業、產污設施、污處設施、監測點狀態(運行、停機、失聯)等,對企業產排污設備進行總體統計分析。
監控點采集相應的監控回路的全電量信息,每個產污、排污設備的分時段用電情況。
對排污企業的地理位置信息、異常狀態信息、產污監測點數量、治污監測點數量、監測點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查詢企業的日功率曲線,可選擇指定日期對比查看;統計企業在指定時間段內的用電量,得到企業的生產單位能耗、治污能耗,從而能獲取有效的節能減排數據。
3、異常報警
系統支持異常數據主動申報流程,主動上報產生原因和采取措施,申報含情況說明、現場圖片等資料。環保局主管部門進行申報內容的審核。
監測功能對企業各項數據指標可設置閾值,一旦出現閾值越限可及時報警。
4、限停產管理(錯峰生產管理)
在重污染天氣,環保局對企業發出限產減排指標,各企業按照要求在系統中上報參與限產的產污設施名稱及數量,環保局通過后臺,對企業上報信息進行審核,形成應急減排預案。
環保局根據企業上報情況,將企業的反饋及審核結果顯示在平臺中,系統會根據審核結果,對相關產污設施進行實時監測。
系統根據已經審核通過的方案,實時監測相關產污設備在限產時間段內的運行工況。執行結束,系統平臺可生成《企業限停產執行情況的分析報告》。
5、手機APP
今年進入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第三年,環保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鞏固和繼續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環保監察不能搞突擊,要形成長效機制就必須借助數字化手段,合理使用網絡技術和大數據平臺實施不間斷的監管,提高監管效率,為盡早實現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目標貢獻力量。